ESG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统
ISO50001的定义
ISO 50001为能源管理系统,英文全名为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 EnMS。
ISO50001的目标在于─透过降低企业的能源消耗,进而减少企业成本支出且能有效改善环境问题。为了解决全球大幅度消耗能源以及气候变迁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透过建立能源管理系统,让企业在能源绩效管理上能够突破能源成本的框架,改善企业使用能源的效率、降低排放温室气体以至于节省企业能源消耗成本,同时减少企业在营运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各种影响。
ISO50001的重要性
ISO50001最早发布于 2011 年6月;目前最新版本为ISO50001:2018并于2018年12月21发布。
以2016年的资料来看,获得最多ISO50001认证的前5名国家分别是德国、英国、意大利、中国和法国;这五个国家中,有四个国家都是位于欧洲,意味着ISO50001认证对欧洲国家而言已经是一个实际作为,非一个象征性指标;截至2017年底,全球已有22,870家企业通过该标准的验证,欧洲通过比例仍然是最高,其次为亚洲。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将ISO 50001纳入企业永续发展策略、加强对供货商要求及因应能源供给环境的变化,预计未来ISO 50001的建置会因环境的要求而加速发展。
ISO50001:2018主要原则
能与企业既有的标准管理系统兼容,例如:ISO 9001 质量管理系统和 ISO 14001 环境管理系统,以增加企业在执行ISO50001的顺畅度。
依循 PDCA 原则进行持续改善,PDCA循环如下:
-
计划(Plan):进行全厂部门&机台体检,分析生产设备能源消耗分布情况,再依据每个单位需求制定节能减碳行动计划。 -
实施(Do):根据各部门所制订的各项节节能减碳行动计划,来进行各部门的人员训练、设备的汰旧换新等。 -
检查(Check):由高阶主管担任监督者角色,再与各部门主管&人员共同确认节能减碳之实际改善情况。 -
行动(Action):随时订正节能减碳行动计划,以确认各部门的计划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如有发现需要订正或是改善的地方需要立即提出并在检讨后继续实行。
ISO50001是用来执行建立、监督与量测、文件化
提供能源密集度改善报告及针对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做预估数据。帮助企业进行能源管理优化和加强良好的管理行为。评估及判定新能源使用,包括潜在能源、再生能源之使用或替代能源的开发等。
如何取得ISO50001
Layana在2019年通过ISO50001:2018认证,透过自身做起,将能源管理贯彻整间工厂的运作、且分享给供货商及客户端。Layana在能源管理的指标如下:
总结
经济成长是每个国家最重要的命脉,但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人类却不自觉的过度伤害自然环境与生态;而地球之母虽然不会及时给出抗议,但随着日积月累的破坏,最终导致大自然出现反扑,像现在已经发生的臭氧层破洞、全球气候升温,南北极冰山融化等问题。
ISO50001认证在于帮助企业来思考如何在经济成长、环境整理和社会责任三个面向中取得永续发展的平衡。身处21世纪的我们,该思考的是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来永续发展,并将珍贵的资源传承给下一代。
文章参考来源:2017的22,870数据/Top 10 Countries for ISO 50001 certificates/生产&生态&生活图参考-台湾检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谢振诚
ISO 50001-2018 introduction for a new version of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pdf
环安卫政策、能源政策
拿雅纳自西元1982年创立以来,致力于与供应商及客户创造优质的伙伴关系 ,提供员工良好及持续成长的工 作环境,为了朝企业永续经营及建立约束并规范对环境冲击的管理标准,建构 ISO50001 能源管理系统,珍惜及重视各项能源之使用,致力推行节能措施,全体同仁将共同推动 ISO14064 温室气体盘查,以实际行动落实节能之目标,善尽地球公民责任,建立日后持续改善之基石。我们在此承诺并持续推动以下事项:
环安卫政策
- 遵守法规:所有生产活动均符合法规要求,致力推动绿色供应链及绿色产品,藉由工作环境场所的改善,达到「零工安事件」的目标。
- 环境保护:力行产品低毒性及零件易拆解设计、碳足迹盘查、节约能资源、工业减废及污染预防,并强化危害物质管制,以降低对环境的冲击。
- 资源优化:强化人员教育训练,推动持续改善作业,共创企业永续发展。
能源政策
- 遵守法规:提供能源改善资源,落实执行能源法令。
- 能效提升:增加采购具有节能标章的设备,导入节能设计产品与制程,以期达到节能目标。
- 全员参与:建立合宜能源策略并带动全员参与,促使企业永续经营。
- 持续改善:持续进行物质节约设计、能源减量措施,优化能源使用效率。
绿色工厂
什么是绿色工厂?
绿色工厂是生产、产品和基础设施比传统工厂更环保的工厂。绿色工厂是气候变迁下在工业环节里的解决方案。绿工厂的目标在于尊重环境并致力于在制造产品时努力减少碳排放、消除浪费,控制能源的消耗等。
绿色工厂证书一般是由政府颁布,公司透过投资实现一个对环境友善、让同仁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的设施来减少其碳足迹。绿色工厂认证机构稽核影响生产过程的所有方面。这些方面包括:工业设备的效率、冷却或加热系统的能源效率、废物处理和回收系统、 水资源管理、投入的可持续性、与物流需求相关的碳排放减少、工厂照明的能源消耗、能源效率和风险防范等建筑设计方案等。
建置绿色工厂需要公司内部所有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努力,理解执行绿色工厂的必要。当部门和员工积极参与时,能找到效率低下或可以改进的机会,并规划创新解决方案,提高工厂的效率,减少或消除浪费。
如何成为绿色工厂?
成为绿色工厂需要两个条件:
一、工厂基础设施有关:即工厂所在的建筑物,成为绿建筑。
二、生产过程和制造产品:只有在这两个方面都达到最佳的环境可持续性值,为清洁生产系统。
达成这两个要素我们才能谈论绿色工厂。简单来说,绿色工厂的实现要和建筑与环境友好的生产同时进行。
获得绿色工厂认证的基本步骤如下:
- 设定中期目标,将您的工厂建设或改造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工厂。
- 制定一系列计划,以建置绿色工厂基础设施和生产过程在可持续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主。
- 规划未来展望,为每个阶段要实现的目标建立易于衡量的标准,并制定完成日期。例如:安装新设备后实际水损失减少10%;完成后再降低此制程的能源消耗20%;100%消除污染严重的材料的使用。
- 成立责任小组,负责改进计划实施的部门间协调和决策。
- 成立团队负责基础设施规划,另一个团队负责清洁生产计划。两个团队都应该进行流畅的沟通,以了解每个项目的需求和情况。
- 定期召开会议,确保整个公司朝着同一个方向行事。在这些会议上,研究拟议计划的可行性,批准或否决其实施,并分析先前实施方案的进展和结果。
- 在建设开始之前考虑需要什么许可或批准,并管理它们。考虑到前建筑要求,例如区划规则、环境契约、防震和雨水管理、图纸或由有关政府管理机构或机构批准的项目等。
- 强烈建议雇用具有经验的建筑公司和建筑设计公司,以建造具有环境可持续性。
- 确定建造新工厂或翻新现有工厂时建筑公司应考虑的环境要求。此外,定期审核施工工作,检查是否满足这些要求,这些要求包括避免在大气中释放灰尘或污染物的帆布的放置,减少和回收废弃物或碎片等。
- 一旦新工厂基础设施完成,安装新设备或现有设备并进行相应改进,验证在新工厂中是否可以进行生产。进行所有必要的调整,直到达到所需的生产水平。
绿色工厂的影响
在评估建设绿色工厂的影响时,首先要确定这种影响对哪些主体产生影响。
- 最明显且最大的影响是环境。建设绿色工厂,而不是建设污染更严重的传统替代方案,除了避免空气、水或环境污染外,还将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潜在破坏,尤其是对动植物群的破坏。同时,工厂不会过度开采当地的自然资源。
- 对于员工的健康和幸福會产生正面積極的影响。因为绿色工厂的建设计划也考慮了工人的工作環境。例如設置一定數量的流動廁所、减少工作场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等,除了降低工作事故概率外,绿色工厂还将显着改善员工的工作環境。同样,如果员工的健康和幸福感提高了,那么員工家庭的幸福感也会提高。
- 建设绿色工厂的城市有助於提升在地商业生态系统的产业能力,因为绿色工厂在未来遇到挑战或危机時更有韌性可以應變。绿色工厂从该地区的电力系统或水资源中释出了容量,因为它消耗的资源比传统建築少得多。
- 绿色工厂对当地居民产生积极的影响。与绿色工厂设计相结合的企业社会责任计划外,致力于不损害当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公司的就业选择也会增加。此外,通过展示更加致力于环境和人类的企业示例,将对未来的企业家产生积极影响。
- 获得绿色工厂认证不仅会为公司创造价值,連同生產製造也创造出价值。绿色工厂提升了企业形象、减税和降低生产成本等经济效益,将使公司更具竞争力,商业前景更佳。
成为绿色工厂的挑战和机遇
建设绿色工厂有很多好处,但也有一些挑战和风险并非所有公司都愿意承担。
尽管公司为提高生产或绿色建筑做出巨大努力,也可能无法获得证书。另一种可能是最终获得证书,但需要比计划更多的时间或更多的财力。为避免这种情况,Layana建议執行绿色工厂的决定是由公司的环保意识驱动的,不單只是获得证书的野心。该证书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证明或证实公司正在采取正确的决定或步骤来实现其目标。
其次,也有可能要获得的要求或指标、推荐使用的材料或生产标准, 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从而需要在未来进行更改或改进。为避免这种情况,我们从Layana建议公司内部必须制定”持续改进的政策”,并努力使内部有关环境可持续性的要求,比认证体系或法律中包含的要求更进一步。
第三,绿色工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规划任务、团队协调、资源分配和审计。这就是为什么承诺必须坚定,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下去的原因。一方面,一家决定建设绿色工厂的公司将展示其领导力和对未来的雄心,这将有助于提高其声誉。另一方面,通过官方的绿色工厂认证,将证明该公司真正致力于并取得了明显的改进。因此,这家公司不能被指责为“漂绿”——因为绿色工厂认证意味着主管当局进行了详尽的评估。
台湾绿色工厂認證系統
在台湾,绿色工厂是属于进阶的绿建筑认证标章。绿色工厂认证是由台湾经济部工业发展局颁发的奖项。台湾绿色工厂标签是世界上首创的制度之一,奖励那些在设计工厂时执行清洁生产的公司:节能和节水和效率、减少或消除废物以及防止污染,以及透过工作场所改善员工健康、保护周围生态系统和企业社会责任计划。绿色工厂评估检查工厂所在的建筑是否為 绿色建筑,以及在内部进行的生产是否可以被视为清洁生产。
Layana以友善环境并符合国际环保为目标,除了本身的建筑构造以“自然、绿化” 的绿建筑 为概念发想,于厂房空间设计上也规划了规模循环系统与绿地花园。在节能减碳的推动,我们执行日常照明与空调的节能;也执行CO2与厂内部的减少量。希望能降低工厂与产品制程中的环境冲击,并提升产业环境友善性,最终达到低碳化的目标。
LAYANA通過绿色工厂认证、清洁生产系統評核
2022 台湾绿色工厂标志庆祝十周年 |
绿色工厂认证 |
绿色工厂认证 |
我们绿色建筑工厂的历史
2014年4月设计阶段开始 获得建筑许可 |
2015年9月开幕典礼 |
2016年7月加冕典礼 |
2017年11月获得绿色建筑候选证书 |
2018年2月工厂登记证书 |
2019年8月获得金级绿色建筑证书 |
2021年9月获得碳足迹标签 |
2022年1月1. 获得清洁生产系统证书 2. 获得绿色工厂标志 |
2024年获得 ISO 14064-1 温室气体认证 |
2025清洁生产系统证书与绿色工厂标志展延 |
结论
绿色工厂认证标章不仅是对公司团队成员的肯定,更是对人类赖以为生的大自然环境给予回馈。从绿建筑、清洁生产到取得绿色工厂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层层的辅导、实施、修正、稽核、认证,爱护环境的初心,会在理想与现实中不断磨合。守住绿色工厂的理想关键,仍要以减少对环境的冲击为原则,一步一脚印坚实的做。
绿建筑
绿建筑概念
最早的绿建筑概念是在1960年代产生,由日本的「环境共生住宅」、美国的「生态建筑」代表低环境冲击的建筑理念。直到1990年英国发布世界第一套绿建筑标准,目的在于「用最少的地球资源制造最少的废弃物」贯彻一栋建筑的生命周期-从翻新、规划工程、兴建、营运到拆除建筑物的整个流程。每个国家的绿建筑皆有不同的名称与定义。其绿建筑会依照地理、当地气候条件而延伸出符合在地的绿建筑标准。
台湾绿建筑制度
自1999年台湾政府建立绿建筑标章制度,英文简称为EEWH,绿建筑标章制度明确的结合生态 (Ecology)、节能 (Energy Saving)、减废 (Waste Reduction)及健康 (Health)四大主轴。且将绿建筑制度分成四大类型:小区类、厂房类、旧建筑改善类及住宿类。
绿建筑指标及细项
根据台湾政府公布的绿建筑评估手册-基本型,将绿建筑评估分为九大指标:
生态
生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绿建筑的评价:
1. |
生物多样性指标 在大面积之中生物栖息地与生物活动的基本地盘。细项指标如:植物多样性、土壤生态、照明光害、生物移动障碍。此指针限定于基地一公顷以上的建筑开发案适用。 |
2. |
绿化量指标 此指标与生态多样性指标差别在于量与质。绿化量是根据植栽种类来计算绿化面积,同时要求土壤深度0.3~3.5m。植栽种类可分:生态复层、乔木、灌木、多年生蔓藤、花圃、草地及老树等。 |
3. |
基地保水指针 指基地本身的涵养多少水分,以及储存、渗透雨水的能力。保水程度越高,对于土壤内微生物活动的帮助越大。可以改善土壤中有机质量以及培养植物。基地保水可以透过绿地面积、花园土壤面积与体积、透水砖铺面面积以及其他特殊保水设计来计算。 |
节能
4. |
日常节约能源指标 此指标包含三大面向-建筑外壳、空调系统及照明系统来评估节能指针。 |
a. 建筑外壳:绿建筑应涵盖自然通风、屋顶隔热之建筑设计,以免除部分开空调之需求;采用低日射透过率的节能玻璃,有助于降低室内温度等。 |
|
b. 空调系统:绿建筑应采用高效能空调系统、节能设备、CO2浓度外气控制空调系统等。 |
|
c. 照明系统:为维持绿建筑之自然采光,所有室内应保有充足开窗面;选用节能灯具、合理设置自动调光、点灭控制系统;室内选用高明度色彩来提高照明程度等。 |
减废
5. |
二氧化碳减量指标 针对建筑物的一砖一瓦、一钢筋、一玻璃等能源产物进行二氧化碳含量的检讨。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根据四大结构评分:结构合理化、建筑轻量化、耐久化及使用再生建材。例如:建筑应尽量有规则、格局方正;鼓励使用轻钢骨、室内使用轻量隔板来隔间;考虑结构体耐震力及使用再生建材等。 |
6. |
废弃物减量 针对建筑营造过程中进行全面污染控管。其中营建污染源含施工废弃物、拆除废弃物之固体废弃物、工程平衡土方及施工空气污染。建议的方案有:加装防尘罩网、防尘塑料布、设置废水污染处理系统及采用再生建材等等。 |
健康
7. |
室内环境指标 此指标要求低污染、低逸散性及可循环利用之建材设计,来评估对人体健康及地球环境是否友善。如此可降低致癌物对人体之伤害、对地球之负担。室内环境有分四大范畴:光环境、音环境、通风换气与室内建材。 |
8. |
水资源指标 根据台湾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利用年雨量高达2,500公厘以上的优势善用水资源,循环水资源有助于降低开发成本,避免丧失水资源。水资源评估如采用省水标章之产品-水龙头、马桶、公共水栓;规划雨水回收系统来计算储水程度等。 |
9. |
污水垃圾改善指标 主要评估污水与垃圾处理系统是否落实、应当加强控管。例如:所有生活杂水之排放系统应落实衔接至污水道及污水处理设施、设置足够的空间给垃圾放置与运输空间等。 |
绿建筑等级
根据绿建筑评估总表,将绿建筑分数区间分为:
- 钻石级
- 黄金级
- 银级
- 铜级
- 合格
绿色建筑的例子
举例,LAYANA于2018年通过认证的黄金级绿建筑 (EEWH-Gold)。本质是制造业工厂,故申请类别为绿建筑-厂房类。在厂房规划初期即沿着节能、绿化、健康及减废四大原则发展绿建筑工程。其中列出明显改善之目标:
- 绿化量指标-透过花园、植物栽种、绿地等,绿化面积总共4,780平方米,绿化比例为37.8%。
- 基地保水指针-透过室外的透水铺面面积、花园土壤面积与体积及绿地面积等来计算保水量。
- 日常节能指标-建筑外壳节能:增设窗沿来遮蔽日光直射、屋顶构造增加隔热设计来降低屋顶平均热传透率等,数据结果皆于标准值内。
- 日常节能指标-空调节能:选用效能空调系统,搭配空气净化箱、全热交换器等来符合细项指针的资格。
- 二氧化碳减量指标-落实减少营建废弃物以及垃圾分类、定期清洗来发挥减碳之效益。
- 水资源指标-工厂采用筏式基础建造提供各式水资源的储存,其中包含设置雨水回收系统于工厂地下,每年可回收7,900吨之雨水,达到节水之效果。
盖绿建筑好处
- 节省能源:以长期来说,即便初期营造绿建筑成本较高,但是后续营运时却能大幅降低能源成本,例如用水量、电费、固体废物等,降低能源需求进而减少碳排放量。
- 低维护成本:若于新工程动土前妥善规划绿建筑设计,与非绿建筑的营运流程相比可简化后续维护流程,例如完善雨水回收系统的设置、加宽垃圾車进出的车道与空间等。
- 提升室内环境质量:根据室内环境指标,打造一个健康、舒适且环保的室内有助于降低在工作环境中对职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透过二氧化碳浓度进行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在室内增加自然通风的设计等。
盖绿建筑之影响
影响地价与房价:
以台湾房价为例,绿建筑住宅与非绿建筑住宅的房价相比会出现绿溢价。依据绿建筑标章等级、空间区域或房价本身等变量而有不同的溢价率(2017)。且随着屋龄增加绿建筑住宅的绿溢价持续存在,绿建筑有助于提升房屋的价值。同时非绿建筑住宅则是开始折价。
如何盖绿建筑
- 了解绿建筑分类-住宿类、厂房类、旧建物改善、生态小区类。须知道目标建筑是新兴工程还是旧建物,再来看它的用途是符合上述哪一类。
- 设定绿建筑目标-设定目标等级,分为钻石级/黄金级/银级/铜级/合格。新建物建议以绿建筑九大项指标来设计这栋建筑物;如果是旧建物,需要评估这栋建筑在这些指标里的强项与弱项分别为哪些,在能做到的地方把它做好。旧建物在通过绿建筑的审查机率会比较高。
- 建立建厂团队-由业主建立一个专门小组,其团队具有跨领域功能:采购、厂务、财务、 品保等来协助建厂流程。
- 筛选最适切的建筑师- 建筑师必须可以配合并且绘制业主所构想的建筑全景与结构细节。
- 评鉴供货商、慎选承包商- 供货商和承包商是指卖设备的,和做建筑工程的承包商。如果业主能实地勘察、评估潜在承包商的营业场所及最佳承包的实例,会有助于了解对方的承包能力与未来合作的可行性。
- 持续监控施工质量-建厂团队协助把关进料检验,场外发电机、空调设备验厂与出货前测试,外部稽核系统建立,现场施作期间,明确坚守质量管理标准,异常事件立即开立异常处理,记录问题改善进度追踪, 确保各项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之上。
- 验收认证/使用执照- 每批在现场混泥土灌浆抽检,还有相关的SGS验证等等,皆须保持一致性,方能向认证单位证明施工质量和后续申请使用执照。
- 履行合约-指身为业主应奖励达成工程质量的标准、提早达成目标的承包商及一次性工作便达成质量标准之供货商。请款即收款或施工单位需要预支工程款,在工程额内金额,同意放行。
- 测试营运-设定实际行为作为新建物完工的指标。例如:工厂能够成功量产第一批产品。
总结
现在绿建筑的定义不仅不限于建筑物外观,也延伸到建筑材料、建筑方式皆有永续设计的重要性。这些行为都是要求减少对环境的冲击,使用节能、低碳、能够永续经营的方式达到“环境共荣”、 “人类健康舒适”的目的。现今台湾的绿建筑发展小有成效,而我们除了绿建筑认证还有其他永续发展可以落实,例如:能源管理系统、工厂制造的永续管理等。为这颗珍贵的星球,企业应当不停歇的力行保护。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什麼?
最近,减少行业碳足迹的迫切需求导致清洁生产这个词如今被大家挂在嘴边。然而,只有少数公司整合了一个全面的战略来实现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在所有工业生产层面上实现新的流程和技术解决方案,以实现环境可持续的生产。减少或消除潜在的有害成分,尽量减少排放任何种类的废弃物,并通过减少能源需求、水力资源或所需的投入材料的数量来生产产品,将有助于公司内实现清洁生产的定义。而坚决执行清洁生产将有助于群体实现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的永续持续发展目标。
清洁生产的特点
清洁生产是一种预防性的方法,不僅停止制造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性之外,更可以降低制造产品时所產生的直接或间接的能源消耗,减少或消除废物排放。清洁生产是技术驱动的,但它也是由有关生产过程效率的创新所推动的。这种方法的创新和技术性质并不意味着清洁生产只发生在大公司。大公司和小公司都可以而且应该实施清洁生产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围绕以下几类改进(不是唯一的改进)构建一个良好的清洁生产战略:
- 改善设备 – 安装更有效率的设备,以使用更少材料的投入,进一步减少对电力、水或其他资源的需求。
- 使用替代材料 – 改进技術或採用新技术,以更佳利用现有材料,避免浪费或取代污染材料。
- 设计上的改进 – 减少材料的用量,或设计出更耐用的产品。
- 回收利用 – 重新使用和回收多余的材料,在排放到环境中之前处理、减少甚至消除废物。
- 改进包装和标签 – 减少塑料的用量,采用回收料或其他替代材。
- 供应链在地化 – 使用当地制造商的材料,可缩短原物料到工厂甚至到达最终客户的运输来改善二氧化碳排放。
- 改进生产和维护流程 – 防止在未来对环境的潜在破坏。
- 改善環境设施 – 保护员工的健康,减少能源、水或任何其他资源的消耗。
清洁生产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概念,它整合了公司所有部门来达成各项的永续行动。为了能夠正确实施清洁生产,公司有必要协调让所有团队和所有部门参与进来,以便发现可能的風險、已存在的低效率行為或潛在机会。部門会提出并分析潜在的改进,实施且衡量改善結果。此外,公司在设计有关环境永续的政策时,关键还是要强调持续实施清洁生产的重要性。持续改变是公司保有竞争力之一。
清洁生产的好处
应用清洁生产计划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可以分为两类:社会和环境效益以及企业效益。
社会和环境效益持续实施改进计划以实现清洁生产的公司,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实现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的大部分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我们可以为以下成就作出贡献,括号内数字为联合国官方目标编号:
- 良好的健康和福祉(3) – 一个含有清洁生产的工作场所将为员工和他们的家庭提供一个更加愉快和健康的身體(包括身体和精神)。我们可以更好地防止工作受傷,确保员工的健康,从而帮助缓解公共卫生服务。
- 清洁的水和卫生设施(6) – 雨水收集系统将有助于减少工厂的用水量,將省下來的水資源需求給需要的人增加清洁水的供应。以及另一个体面的水净化和排水系统将确保工业用水后的水不会造成环境破坏或与生活用水混合。
- 负担得起的清洁能源(7) – 通过改善生产设备的能源使用效率,減少工业对能源的需求,将有助于家庭的能源价格下降;此外,将清洁能源纳入工业用途、增加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可促进再生能源的技术发展,提高其效率和竞争力。
- 工业、创新和基础设施(9) – 清洁生产的成功部分归功于技术解决方案或技术创新,使其有可能更有效利用資源或降低對现有资源的使用與浪費。不断優化解决方案将有助于完善製程以及累積員工在技術方面的經驗。
-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和社区(11) – 在台湾,清洁生产是将传统工厂变成绿色工厂的过程中必然步骤。取得清清洁生产的绿色工厂便代表着对城市与环境是有永续性、安全且有弹性的公司。
- 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12) – 清洁生产与节能减碳密切相关,因为清洁生产最终的目标之一是在制造新商品时减少碳足迹。故公司有必要知道如何向客户传达使用清洁生产系统的好处,这样不仅代表产品是透过节能减碳的方式生产,还可以鼓励顾客选择低耗能的产品消费。\
- 气候行动(13)、水面下的生命(14)和陆地上的生命(15) – 根据欧洲环境署的数据,工业生产过程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这还不算为工厂提供必要的能源所排放的气体。在生产商品时减少碳足迹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温度上升的环境后果会严重危害人类和动物生命正常的发展,毀壞生物所需的生态系统平衡。如果地球的平均温度不断上升,极地的冰层融化、洪水、干旱、毁灭性的风暴或瘟疫只是一些較為嚴重的后果。
企业层面实施清洁生产系统的好处:
- 节约能源 – 尽管有时安装节能设备意味着更高的安装或设备成本,但从长远来看,使用节能设备将能够节省电费。
- 节水 – 使用水循环系统意味着每年将节省大量水费,此外还能使公司对潜在的天灾风险有更强的应变能力。
- 提高员工的效率 – 清洁的环境如干净的空气、宜人的温度,能稳定员工的工作效率。此外,许多包含在清洁生产中的可能性的措施可降低工作中发生事故的风险。
- 优化公司形象 – 当一个公司关注碳足迹、关心照顾员工和公司所在社区时,它将拥有较好的声誉和较高的威望。这也是透明和承诺的同义词。
- 提高公司利润率 – 在生产时更有效地利用材料,在排放到环境中之前回收利用废弃物,可以改善公司的获利能力。
实施清洁生产的障碍
从总体上看,清洁生产系统带来了无数的好处,但也有一些顾虑会导致企业不把清洁生产计划作为优先事项,而把清洁生产推迟到国家法规迫使他们做出改进時才執行。其中的一些顾虑是:
- 缺少进行改进的资金 – 实施改进有时代表着要投入一笔资金。这时候就要看投资的动机和改善的成果是否符合长期效益。
- 缺乏向心力 – 实施清洁生产计划需要所有部门的充分参与。在過程中進行任务與和不同部門溝通協調是具有挑战性的。
- 缺乏技术资源 – 不是所有的公司部門都能以同样的速度应用清洁生产系统方案。然而,公司都应该以同样的决心和承诺来执行清洁生产。
- 缺乏环保意识 – 并非所有的公司都把环保作为公司的核心价值和遵循的目标。拿雅纳除了将环境的永續发展理解为势在必行的目標之外,还认为不断的改进始终将减少碳足迹和保护环境。
清洁生产的实例
拿雅纳的清洁生产由一系列计划及计画措施组成,分为三大类:生产制造、环境化设计和绿色管理及社会责任。此三类不仅集结各个部门的努力,大家在寻找解决方案时表现出创新。解决方案的创新性则是第四类的评定指标。於是2022年,拿雅納获得了清洁生产系统評估通过证书。该证书证明了该公司在提高生态效益和产品产量的同时,努力减少废弃物,降低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
(一)生产制造
这个计划将我们在拿雅纳实施的所有改进措施组合在一起,以减少我们的能源消耗,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改善工作环境。在这些改进措施中,有以下项目:
- 实施自动仓储系统: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气体及其他污染性废物的排放(因为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仓库设备和仓库空间)。与此同时,与传统仓库相比,安装自动仓储系统也减少了员工的身体负担,也就减少了工业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 在整个工厂安装LED照明:将传统灯管取代为节能LED灯,同时有助于提升照明效果。
- 安装热能回收系统:通过在不同的工厂设备和热回收系统中安装隔热材料,我们降低了能源消耗和工厂内的温度。
- 节省材料的替代模具:通过使用替代模具,技术团队得以大大减少生产的材料浪费和制造成本。
- 投资风压系统:將定頻空壓機淘汰並採用變頻空壓機,有助於大量節省電費、減少耗能。
节水计划
这个计划有两个主要目标,第一是减少水的损失,第二是建立一个系统来回收雨水。
- 通过安装沉淀冷却塔取代传统的水塔,可以减少水的损失(蒸发损失和飞溅损失),降低了水和能源消耗以及生产成本。
- 设置雨水回收系统有助于节约大量的水,同时,它也为拿雅纳公司建立了天灾应变的能力,日后如果出现供水问题(如干旱或故障),雨水回收系统有助于解决急性的缺水危机。
(二)环境化设计
环保化设计指的是在设计和制造商业产品和工艺时,以人类健康、化学品和技术所关注的环境和经济影响为动力,而不是由法规诱导的创新方法。例如,拿雅纳实施的所有改进措施中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改进产品,也是为了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以及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
- 减少塑料的使用:将产品包装使用的塑料取代成其他材料,例如:可回收纸材、可分解材料等。
- 拿雅纳产品中使用碳足迹标签:从原物料生产到零售店的生产、运输过程中检视其碳排量,提供透明化资讯给消费者选择低碳产品。
(三)绿色管理及社会责任
- 拿雅纳在各个领域开展了许多永續活动,为社会和员工及周边社区福祉做出贡献。拿雅纳定期举办公共福利和环境保护研讨会。此外,通过在4K3D杜比电影院观看由公司赞助的电影,我们提倡环保意识和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低碳/低能耗的生活方式。
- 拿雅纳也相信创造一个绿色的工作环境,以提高员工的健康和工作安全,并主持一个绿色行動,让每个人都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在工廠,拿雅纳同仁使用环保餐具、实行无纸化办公、并不断回收文具材料。
台湾清洁生产评估系统
为依循国际环保趋势,台湾政府鼓励我国产业节能减碳,并于2012年建立绿色工厂标章制度。绿色工厂标章资格需同时符合硬体及软体两层面之绿色规格:在硬体部份,厂房建筑物需取得内政部绿建筑标章;而在软体部份,生产营运管理需通过工业局清洁生产评估。清洁生产评估系统为绿色工厂标章认定资格之一,分为「一般行业清洁生产评估系统」及「特定行业清洁生产评估系统」。
拿雅纳工厂属于一般行业清洁生产评估系统,并于2022年通过清洁生产评估系统。
结论
清洁生产使工厂更细微的去检视工作环境中的浪费、回收利用的可能性、节能减碳的机会。这不仅是让企业可以在生产制造中减少对环境的消耗,更能使参与清洁生产的每个人,尽一份可触及、为环境做的绿色行动。 自2016年开始,在拿雅纳所有部门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稳步实现绿建筑、通过了清洁生产系统评估,成为彰化县第一家绿色工厂的里程碑。透过清洁生产,使拿雅纳身为工厂,从建筑结构,到将办公室文具材料做回收,做一间更全面发展的绿色企业。在未来我们亦要根据现在制造生产的碳排量,进一步的进行减碳。因为人类能为环境做的友善举动,永远不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