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注塑

双色注塑(Two-shot injection molding)也称双物料注塑或双射膜,是常见的塑料注塑成型技术之一。双色注塑与包覆成型工艺(overmolding)有些相似,在某些地区,包覆成型工艺也被称为双色注塑。例如台湾中部的加工区,以是否有异材质结合、是否有二射製程等将注塑工艺分成三大类:塑料射出、双色注塑及嵌件。故本文只讨论双色注塑。

 

 

双色注塑介绍

双色注塑过程是将相同或两种不同塑料材料连续注射到两组模具中,形成塑料产品。双色注塑制成的产品可结合两种材料的特性,如不同的刚性、柔韧性、耐磨性和阻燃性。通常使用的是卧式机台,采用双色注塑机或两台卧式机台完成该工序。以下视频介绍使用双色注塑机的双色注塑过程:

 

多射成型 | EVCO Plastics

 

 

以Layana为例,实现双色注塑的过程如下

  1. 提供制造设计(DFM):根据客户 的工程图纸进行可行性评估,包括模流分析、成本估算等,推荐可量产的产品设计。
  2. 模具设计:价格确认并收到客户订单后,开始注塑模具设计。如有特殊要求,可设计隔离或可动结构。
  3. 机器设备调试:注射模具装配完成后进行试模,设置注塑参数以确保量产前一切顺利。
  4. 第一次注射:在量产过程中,执行第一次注射形成产品基底。
  5. 第二次注射:第一、二模具在机器上重新定位后,在基底上模射第二种材料。
  6. 冷却和脱模:等待产品完全冷却后脱模,获得成品。

 

Layana 双色注塑能力

Layana在注塑机方面引入双合金料管组有助于塑料注塑成型量产更顺畅。从精密注射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到注射成型和装配产品,Layana为客户提供最优质服务。双色注塑件适用于电动车零部件、医疗、汽车精密零件、电子元件、连接器零件、传感系统零件等。

 

 

注塑机 设备 90tonv p01   f0006 min

 

项目/类型立式塑料注塑机台卧式塑料注塑机台
吨数范围 35吨~250吨 60吨至200吨

最大

产品尺寸

英寸: 8.5 x 11 x 6

毫米: 216 x 279 x 150

最大

产品重量

0.1g~500g
精度

模具: ± 0.005mm

产品: ± 0.03~0.05mm

 

 

 

 

 

 

 

Get more by subscribing to our newsletter.

 

 

layana newsletter directly to your email

 

Layana 双色注塑优势

双色注塑不仅可使用同一种塑料材料生产塑料件,还可使用不同的塑料材料(如软硬料)进行双色注塑。总体而言双色注塑具有以下优势:

  • 一体成型:减少装配件数,降低生产 成本和时间。
  • 材料多元:根据塑胶原料特性表结合 不同材料,实现卓越产品性能。
  • 结构完整:两种材料紧密结合,增强 产品耐用度。
  • 设计创新:可生产外观复杂、多色多 料的产品。

Layana双色注塑应用领域

双色注塑优异性能和设计灵活性,使其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双色注塑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 电子产品外壳:硬质外壳,软质防护边缘、耐冲击
  • 汽车内饰件:硬质塑料底座、表面软性部件
  • 医疗器械:刚性框架、表面生物相容软料
  • 家用品把手:硬握把与防滑软料完美结合

双色注塑与包覆成型工艺深入对比

除了上述基本区别外,双色注塑与包覆成型工艺是非常相似的塑料注射成型工艺,均涉及两种或多种塑料材料或颜色两次或多次注射成型。但由于注模工艺差异在模具设计、 成型过程和产品生产特性上仍有一些区别。

 

对比项目

双色注塑

包覆成型工艺
 

模具设计

 
  1. 模具结构复杂,需动力机构或多个腔体
  2. 需额外浇口、排气和冷却管路
  3. 对模具设计和加工工艺要求高
 
  1. 模具设计相对简单,无需动力机构
  2. 只需预留注射第二料的空间
  3. 需设计定位基体件的治具
 

成型工艺

 
  1. 第二次注射直接在模具内进行
  2. 两种料在高温高压下互相挤压形成紧密结合
  3. 需严格控制两种料的注射参数
  4. 需模具加热系统维持腔体温度
 
  1. 需先将第一次成型的基体取出
  2. 基体转移并精确定位至第二次注射位置
  3. 塑料熔体在较低温度单向包覆基体
  4. 界面结合强度取决于基体件表面处理
 

产品特性

 
  1. 一次模内成型。无需组装、效率高
  2. 尺寸公差控制良好
  3. 分离线或结合线最小
  4. 模具复杂,前期投资高、单件成本较高
  5. 大批量生产时成本较低
 
  1. 界面明显,结合强度较弱。需先生产基体件,工序复杂
  2. 难精确定位基体件,尺寸偏差较大
  3. 接合线明显,外观手感略逊色
  4. 模具简单,前期成本低,但需转移基体件成本
  5. 大批量生产时成本相对双色注塑较高